◎山东发布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等11部门印发了《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共部署实施五大创新行动,包含13项具体任务。

地热供暖机房资料图
一是实施风光核能创新提升行动,明确了风能、太阳能、核能领域攻关方向,加快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是实施氢储生物质能创新增效行动,明确了氢能、储能、生物质能领域攻关方向,引领新能源产业“特色化”发展;
三是实施地热海洋能创新拓展行动,明确了地热能、海洋能领域攻关方向,加速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
四是实施多能源技术创新融合行动,明确了新能源高效消纳与主动支撑、新能源综合利用、新型与传统能源融合互补领域攻关方向,推动新能源利用“一体化”发展;
五是实施AI赋能新能源创新跨越行动,促进新能源产业“数智化”发展。
文章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加快发展光伏、地热等,北京能源消费5年降碳600余万吨
昨天,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新闻发布会。2019年至2023年,本市能源领域实现降碳600余万吨,交通领域累计降碳300余万吨。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2023年9月,《北京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出台,紧盯碳污源头,聚焦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协同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梁文玥介绍,在能源领域,本市通过加快发展光伏、地热等本地可再生能源,大幅提升外调绿电规模,进一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2023年与2019年相比降碳600余万吨,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3万余吨。在交通领域,一手抓老旧车淘汰、一手抓新能源车(机械)推广,新能源及国五以上机动车占比超70%,汽柴油消费量由2019年的660万吨降至2023年的530万吨,降碳300余万吨,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减排约2万吨和1万吨。
阅读原文:加快发展光伏、地热等,北京能源消费5年降碳600余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