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技术获国家重点推广!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以下简称《目录》),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类、重点领域降碳类(涵盖工业、建筑、交通、农业领域降碳类)、储碳固碳类、数智赋能类、非二氧化碳减排类,5个重点方向共103项低碳技术。《目录》介绍了各项技术名称、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参数、综合效益,以及典型案例应用等情况,其中包括基于超长重力热管的变革性地热开采及高效利用技术、中深层无干扰地热能供暖技术、高效热泵空调系统关键技术等。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统筹新能源与重点产业优化布局,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在工业、交通、建筑、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积极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更好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拓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应用。推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区域能源规划实施,深化东北地区、长江经济带能源高质量发展规划政策研究。

为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2024年10月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纳入城镇的规划、建设、更新和改造。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热力和燃气的替代要求。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近零碳建筑,推动建筑柔性用电技术应用。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空气源热泵和集中式生物质能等供热制冷应用,偏远地区可按照就地取材原则利用户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供暖。因地制宜推进乡镇集中供热,优先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供暖,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
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且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供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地热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得到较快发展,直接利用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应加快开发利用地热能,使其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双碳”背景下,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地热能发展将在“十五五"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阅读原文:地热能技术获国家重点推广!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重点产业优化布局,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制定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指导意见》提出针对性政策举措,有助于指导各地和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合力完成“十四五”收官,以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助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指导意见》的出台,为万江新能带来强大的动力,未来,万江新能将在《指导意见》的引领下,围绕地热能开发利用,加强创新创造,积极培育地热行业新质生产力,利用企业岩土储能循环利用技术和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技术,发挥自身技术和工程建设优势,积极拓展地热能在大型工业园区、交通枢纽、学校、医院等建筑场景的应用,助力打造零碳园区,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为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出应有的贡献。
阅读原文:《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重点产业优化布局,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