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供暖/制冷面积10.79万㎡!贵州遵义积极发展地热能
5月29日,遵义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该市现代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73.18亿元,同比增长6.5%,完成投资71.58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5.5亿元,占现代能源行业的2%。

在地热能上。遵义全市浅层地热能资源估算量为17962.86万亿兆焦,折合标煤量0.61亿吨,可供暖(制冷)面积66.95亿平方米。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项目5个,供暖(制冷)面积共计85.8万平方米,在建项目3个,预计供暖(制冷)面积共计10.79万平方米。
储能方面。遵义全市共有四个抽水蓄能项目,其中1个已开展预可研评审,3个正在研究论证阶段。
基于此,遵义市下步将全面深入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编制《遵义市中长期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进一步摸清全市新能源资源底数,制定新能源发展目标和计划,加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统筹与指导,紧盯已获得省能源局指标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网,增加“绿电”占比,不断优化我市电力结构,分析查找全市新能源产业结构的缺项弱项,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对接优强企业,努力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四是坚持靠前服务,在指标申报、手续办理等方面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内容来源于:天眼新闻
◎德国推动65%可再生能源供热!地热成主要发展方向
近日,记者获悉,德国正在推动区域供热脱碳,根据德国一项拟议法律,到2024年,市政公用事业公司在新的能源网络中至少要提供65%的可再生能源。
德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50%的可再生供暖,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然而,到目前为止,德国在欧洲处于落后状态,只有大约8%的家庭接入了区域供热网络,而这些热量主要来自煤炭和天然气。区域供热商可以通过使用太阳能热能、地热能以及主要产自绿色能源的电力或从废水中提取的热量来满足新的要求。
德国政府授权并资助可再生能源家庭供暖
德国政府已经决定要求从明年开始,所有新安装的供暖设备至少要有65%的可再生能源,政府将向房主提供资助。
该拟定的法案现将提交给德国议会批准,这是对德国现有的《建筑能源法》(GEG)的修订。65%的规定只适用于新安装的设备,而不是目前正在运行的设备或需要维修的设备。所谓的H2-ready的加热系统,可以完全转换为使用可持续生产的绿色氢气,也将符合条件。该规则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
德国跳出能源危机的两大支点
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和相关支持政策出台推动热泵在欧洲的销售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该报道援引咨询机构的数据,为人们展示了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的火热销售场景:2022年欧洲热泵的销量首次达到300万台,同比增长80万台,增长率达到38%,较2019年销量翻番。
近期欧盟调整了其新能源中长期发展目标,上调了2030年新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由之前的32%提升至45%。至于化石能源的消费,欧洲和美国均通过CCS技术应用加大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力度,为化石能源高水平发展赋能。从资源禀赋看,欧洲油气在经过多年勘探开发及开采之后资源潜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化石能源资源条件变差也不允许欧洲走化石能源导向的发展道路,这一点欧美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建筑节能和能源替代一般都是国家层面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转型驱动的重要政策着力点。从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在欧洲市场畅销火爆现象看,未来依靠绿电和地热开发驱动欧洲建筑供暖是这些国家建筑能源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德国的这一做法对高纬度寒冷气候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有重要借鉴意义。
内容来源于:国际燃气网、美通社、地热加综合整理